> 文章列表 > 艾柱灸的具体做法

艾柱灸的具体做法

艾柱灸的具体做法

艾柱灸的基本概念

什么是艾柱?----艾炷灸施灸时燃烧的圆锥形小体,称为艾炷。

什么事艾柱疗法?------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施灸的方法,称为艾炷灸法。

古代的艾灸,以艾炷灸法为最盛行。
艾柱灸

何为一壮?--------每燃烧一个艾炷,即为一壮。

施灸时即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掌握刺激量的轻重。刺激量可根据疾病的性质、病情的轻重、体质的强弱而定。

艾柱的大小

古代的艾炷形状有圆锥形、牛角形和纺锤形多种,大小约1厘米,最小者如粟米,最大者如蒜头。
艾柱的大小

《千金方》说:“黄帝曰:灸不三分,是谓徒冤,炷务大也,小弱,炷乃小作之,以意商量。”

《扁鹊心书》也说:“凡灸大人,艾炷须如莲子,底阔一分,若灸四肢及小儿,艾炷如苍耳子大,灸头面,艾炷如麦粒大,穴若倾侧,宜作炷坚实置穴上,用葱涎粘固。”

《医宗金鉴•刺灸心法要诀》中说:“凡灸诸病,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。然头与四肢,皮肉浅薄,若并灸之,恐肌骨气血难堪,必分日灸之,或隔日灸之。其炷宜小,壮数宜少。有病必当灸巨阙、鸠尾二穴者,必不可过三壮,艾炷如小麦,恐火气伤心也。背腰下皮肉深厚,艾炷宜大,壮数宜多,使火气到,始能去痼冷之疾也。”

这是说,艾炷底部一般应有1厘米大小的范围,太小了就起不到作用,但对于年小体弱的患者可适当减少刺激量。

概括起来,凡是初病、体质强壮者艾炷宜大,壮数宜多;久病、体质虚弱者艾炷宜小,壮数宜少。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住多壮:在腰背腹部施灸大炷多壮无妨。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;肩和两股皮厚而肉多,艾炷可以较大,壮数可以较多。妇儿宜小宜少,壮男可大可多。

现代临床多应用圆锥形艾炷。

艾柱的大小

根据不同的灸法,将艾炷分为大、中、小三种。

大艾炷高1厘米,炷底直径1厘米,可燃烧5分钟•,

中艾炷髙0.5厘米,灶底直径0.5厘米,为大艾炷的一半,如枣核大;

小艾炷如麦粒样。

三种艾炷,其髙度同其底面的直径应大致相等。

艾炷灸的操作方式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。用于直接灸时,灸炷宜小;用于间接灸时,灸炷宜大。

艾柱灸的具体做法